今年以來,區科協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科協的具體指導與大力支持下,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大力開展各項科普工作,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而努力,以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工作為主線,順利通過了驗收考核,今年五月成功創建為全國科普示范區,創建工作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肯定。現將今年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并提出明年工作計劃。
一、主要工作回顧。
(一)以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工作為主線,查漏補缺,成功創建。
為順利通過中國科協和廣東省科協的驗收,創建辦人員分工合作、全面出擊,對全區各相關部門、街鎮各階段的創建工作資料進行整理和匯編。首先,逐條對照考核標準,按照各街鎮、各部門的職責分解匯總,分組催辦;然后,專責人員進行匯總和電腦錄入,對初錄材料進行比對篩選、查漏,再分組補缺;最后,匯總核查,送印刷廠裝訂,全程專人查對。清遠市委、市政府及清城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迎檢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何炳華副書記為組長,廖迪娜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兼市科協主席譚炳和為副組長,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迎檢工作組迎接檢查。在
通過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科普工作基礎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有了明顯提高,科技示范體系不斷完善,科普氛圍進一步形成,打造了城區科普的品牌與特色。
(二)抓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以中小學校為基礎,以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為紐帶,建立健全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網絡,以校園建設為基礎,以基地建設為輔導,以活動開展為推手,全面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在全區有代表性的建立了12所區級科普特色學校,源潭一中被省科協、省教育廳命名為“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今年清遠華僑中學正在申報創建第三批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
高度重視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今年先后組織科普輔導員和青少年觀摩學習第26屆廣東省青少年創新大賽、第26屆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一項具有示范性、導向性和群眾性的活動,通過觀摩學習,促使青少年深入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激發其對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通過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活動的參與,使廣大青少年初步領會科學的方法論,提高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其科學素質的全面提高。今年12月10日,由我單位聯合區科技局、區教育局、區文體局、團區委等單位成功舉辦了2011年清遠市清城區第四屆航空航天、車輛模型及航海模型競賽活動。此次比賽的參賽隊伍有22支,共663名學生參加,總競賽場次有959場、其中小學組564場、中學組395場。分四個區域進行,經過一次的激烈角逐,評出了一大批優秀作品,其中,一等獎66名、二等獎132名、三等獎198名。各項競賽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激發了我區青少年的科技創新熱情,培養了他們自覺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良好精神。
(三)完善科普網絡和科普隊伍建設。
我區7個鎮街全部建立了基層科協組織,建成了132支社區、村科普工作小組,成立完善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建立了清城區科技人才庫,組建了30人的科普服務團,全區建成區、街(鎮)、社區(村)三級科普志愿者隊伍133支3980人,區級科普示范家庭102戶,科普示范戶100戶。形成了以區科協為龍頭,區級學(協)會為紐帶,科普工作小組及科普示范家庭、示范戶為基礎的橫到邊、縱到底的科普組織網絡。
(四)抓好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科學知識培訓工作。
今年10月聯合區委組織部下發了清城組通[2011]82號《關于對我區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及農村青年進行科技培訓的通知》,協同區委組織部開展科普培訓,培訓內容著重于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農村實用技術等。通過對農村基層干部、農村黨員及農村青的培訓,提高了基層干部的決策能力和領導水平,同時使農民科學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極大地提升了科技轉化率,農民經濟效益明顯增加;農村黨員成為了帶動一方致富的領頭人。今年6月,清城區昌記養殖場負責人雷錦昌被命名為2011年全國農村科普帶頭人。
(五)搭建多元化平臺,促進科普事業發展。
今年7月在市體育館,由我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區文體局、區科技局以及團區委聯合支持舉行了“2011清遠(清城)首屆教育·文化·科技博覽會暨文化教育培訓團購節”。本次教博會共有涵蓋幼教、中小學校、職技中專、文化科技培訓等近80家培訓機構參與了現場展示。華僑中學、清城中學、新北江小學等3家學校進行了現場的教育成果展示。通過本次教博會為各類教育單位及培訓機構提供了宣傳展示、交流咨詢、項目合作等服務平臺,廣大家長、學生與各類院校、教育機構提供了直接互動平臺;為滿足并引導市民各種教育需求,展現多元化的成才途徑;促進了教育與社會方方面面的溝通,搭建新的橋梁。
(六)抓好科普示范社區建設工作
根據城區是市轄區的實際,我們把科普示范社區建設作為工作的亮點來抓。充分發揮洲心街道辦事處光明居委會的廣東省科普示范社區作用,以點帶面,向其它社區推廣了他們的先進經驗,以此有力地推動了我區的社區科普工作。今年11月,鳳城街西湖社區被命名為第三批廣東省科普示范社區。
(七)做好省級貧困村及“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
飛來峽鎮清華居委是清城區重點扶持的貧困村之一。幫扶居委由區委辦牽頭,組織黨群、計經、宣教三個系統35個單位,六月在區委的帶領下,我單位派出一名領導到清華居委慰問并送上貳仟元(2000.00元)現金。自全區“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工作鋪開后,我單位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在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干部職工今年多次深入到幫扶戶中了解情況,為幫扶對象提供種養技術,同時送上慰問金和禮品等,使其家庭經濟收入有了較大的提高。
(八)服從服務大局,注重自身建設。
我們始終堅持“服從服務于區委、區政府及上級部門的部署”的工作原則。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同時注重工作效率,注重自身建設。
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廉潔自律。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作全局,加強黨風廉政和制度建設,堅持集體領導、民主決策、科學決策。
二是加強隊伍的管理。加強隊伍的管理與教育,積極參與“創先爭優活動”。將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為今年黨建工作的頭等大事抓實抓好。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堅持突出實踐特色,堅持貫徹群眾路線,堅持正面教育為主,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確保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通過扎實實施學習實踐活動,達到了提高思想認識,解決突出問題,創新工作機制,促進科學發展的目標。
三是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時期、新形勢的發展。
今年,我們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實效,但還存在一些不足,還需要在加大對農村科普工作推廣、應用的力度,加強對各學(協)會的管理,充分發揮其作用等方面繼續加強。我們將在2012年的工作中不斷完善和努力,使我區的科普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2012年主要工作計劃。
(一)繼續抓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
(二)繼續抓好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科技知識培訓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青年科技知識培訓,努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青年。努力培養一批我區農村科普龍頭科研基地。
(三)繼續抓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做好以點帶面工作,全面促進我區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上新水平,舉辦一期全區科技師資培訓班,舉辦一次全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競技活動。
(四)抓好科普陣地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整合科普陣地資源,抓好街(鎮)、村(社區)科普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其功能,發揮其應有作用;充分發揮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組織青少年學生到基地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五)繼續加強科普隊伍建設。完善“專家人才庫”,不斷完善和加強各行業學會、協會建設,為我區經濟建設儲備更多人才;同時加強全區科普隊伍建設,發展壯大我區的科普志愿者隊伍。
(六)繼續搞好送科技下鄉工作。組織科普講師團、各專業技術學會及協會的科技人員到農村、企業宣傳科普知識,加大科普進社區、科普進家庭活動的力度,不斷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提高農民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領。
(七)成立多種形式的學(協)會(例如科普協會、無線電技術協會、護理協會、康復協會等)。積極開展各學會、協會科技或學術交流活動,搞好年度優秀學術論文評選推薦工作。力爭使我區推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都產生影響的高水平學術論文。
(八)完成區委、區政府及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